近日,藍曉科技(300487)發布2018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億元–1.54億元,同比上漲40%-65%。
據德國《經濟新聞報》報道,中國寧德時代歐洲區總裁馬蒂亞斯-岑特格拉夫近日在德國波鴻舉行的汽車研討會上宣布,寧德時代計劃將德國工廠的產能從原計劃的2022年14Gwh提升至2026年100Gwh。屆時,寧德時代的德國工廠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電池生產基地。
傳統的液態鋰電池,被科學家們喻為“搖椅式電池”,搖椅兩端為電池的正負兩極,中間為電解質(液態)。其中的鋰離子如同優秀的運動員在正負兩極間來回奔跑,在運動過程中即完成電池的充放電過程。
據路透社網站報道,三位消息人士日前向路透社記者透露,德國政府已經安排10億歐元(約合12億美元)資金用于支持一個尋求投產電動汽車電池單元的財團。與此同時,柏林方面還計劃對研發下一代固態電池的研發機構予以資助。
今年車市的情況,使得新能源汽車的高增長帶來的信心非常重要,在這個市場里面有很多的東西值得深究,但是在當前的基數下,它就是為數不多的還在較快速增長的細分市場。
曾經以共享出行理念轟動一時的ofo小黃車、摩拜、哈羅等共享單車時代已經漸入尾聲,但由共享單車帶火的共享經濟一直持續至今,衍生出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共享汽車等眾多共享領域。
2018年11月8日,以“新時代·破而立:前行中的產業轉折之路”為主題的“鋰想”2018第三屆動力電池應用國際峰會(CBIS2018)在北京興基伯爾曼飯店開幕。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動力電池領域首席專家王芳在峰會上發表主題演講,以下為主題演講內容。
現在國家對新能源的補貼是雙面的,不僅有國家補貼而且還有地方補貼,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個補貼是逐年遞減的,也就是說,買的越早,享受的補貼越多。
2018年11月8日,以“新時代·破而立:前行中的產業轉折之路”為主題的“鋰想”2018第三屆動力電池應用國際峰會(CBIS2018)在北京興基伯爾曼飯店開幕。孚能科技(贛州)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瑀在峰會上發表主題演講,以下為主題演講內容。
業內人士認為,氫燃料電池汽車有望在2019年正式實施“十城千輛”推廣計劃,未來新能源汽車將向多元化方向發展,純電與氫燃料電池并舉,預計國內新能源車銷量2019-2020年仍將保持高速增長
隨著現在很多傳統的燃油汽車,在向新能源汽車領域邁進,所以說現在純電動的汽車越來越受歡迎。于是在很多地區,很多汽車品牌推出的新能源汽車,也是十分的暢銷。
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了127萬輛和125.6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8.6萬輛和98.4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3萬輛和27.1萬輛。